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州残疾人脱贫攻坚
----“提升脱贫攻坚能力培训班”学习心得
张伯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种新要求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14个坚持”中提出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还在“补齐民生短板”一节中,在原来“5个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2个有”,明确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指明了方向。结合学习贯彻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两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号)、省两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湘办【2017】67号),本人认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州残疾人事业发展,应理清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一、坚持聚焦脱贫攻坚,抓好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这一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习总书记在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座谈会上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中央两办厅字[2017]41号和湘办[2017]67号文件,更是将“解决因残致贫问题”单列一条,提出了具体任务。同时要求省直相关部门根据责任分工研究出台具体政策,相关市州、县市区抓紧制定具体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和任务。截止2017年底,我州还有省定深度贫困县7个(占全省11个的66%)、深度贫困村1110个;贫困人口24.5万人,2018年要退出16万人,其中残疾人约占10%。我们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抓实扶贫开发等“四项重要工作”,开展脱贫攻坚冲刺等“三年活动”,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以腊尔山、吕洞山、永龙界、红土壤四大贫困片区为重点,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制约问题为突破口,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组织保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所有项目、资金、举措向农村贫困残疾人倾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社保兜底,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帮助就业增收,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宣传推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教育引导贫困残疾人光荣脱贫、勤劳致富、共建共享、贡献国家。
二、坚持协调、共享发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等扩面提速工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总书记2015年10月29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他又强调,共享发展就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全民共享(覆盖全体人民),全面共享(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项成果),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我州残疾人事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工作,在社会保障、康复服务等方面扩面提速。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我州而言,相对贫困落后、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基本州情,因此首先要立足发展不充分的州情扩面提速重视“量”的发展。同时,更要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残疾人需求变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供给结构,破除无效供给,实现“质”的提高,增强供给项目、服务质量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适应性。具体来讲,“两不愁、三保障”是残疾人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增收是残疾人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功能康复、融入社会是残疾人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各级残联必须把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康复服务作为主责主业、主打项目。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主责主业为重点推动供给结构变革,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推动工作动力变革,以精准服务为重点推动质量效益变革。
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稳中求进既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基调。所谓“稳”就是要稳基础防风险。自1992年成立残联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州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设施、基础队伍、基础财力、基础工作仍然不太牢固,工作方式仍然停留在运动式、突击性的粗放推进阶段,安全、稳定、廉洁风险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只有夯实基础,工作才有载体,发展才有后劲。要按照深度贫困县优先安排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并取消县级配套资金的精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跟踪和进度督查,让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尽快发挥效益。建好残联干部队伍,通过换届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资引项。健全工作网络,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范化解残疾人信访风险、残疾人服务机构安全风险。所谓“进”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2017-2020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到二十大)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203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要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立足湘西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精准化、网格化,培育新的工作动能。
五、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全面完成2018年工作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就业增收、康复服务三大主业,把残疾人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社会保障方面: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和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推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城乡低保提标10%以上,分别达到265元、138元。对农村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2、培训就业方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67人(其中龙山惹巴妹公司手工编织培训700人以上)、实用技术培训1600人,合计2467人,提升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加大培育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定期发布用工信息,组织职业介绍、专场招聘,落实公益岗位补贴、社会保障补贴,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改变简单给钱给物做法,将帮扶政策、产业项目与贫困残疾人参与和受益挂钩,完善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土地、山林、资金、劳力入社入股,享受资产收益扶贫政策。
3、康复服务方面:建立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建档立卡贫困持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将康复服务覆盖面由有需求残疾人的40%扩大到70%,全面实施机构康复训练、辅具适配、手术、药物、护理服务,加大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力度(全省3000名)。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尚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个人缴费给予补贴。在深度贫困县优先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大病救助和慢病门诊服药救助)工作试点。将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享受一对一、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实施孕前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残疾预防。
4、扶残助学方面:采取多种方式,逐一安置贫困家庭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健全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的资助制度,精准提高资助标准。
5、托养服务方面: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符合条件的可采取政府购买托养等方式,为其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完成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集中托养700人(全省1.8万名)。
6、住房安全方面: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和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