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页面:首页 > 自强故事

身残志不残 脱贫干劲足

发布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

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心理健康。真正脱贫得靠自己,我要抓住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踏踏实实地做好手里的蔬菜产业, 带领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永顺县石堤镇砾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汉文向记者讲述种植蔬菜脱贫的故事,内心颇多感慨。

初夏时节,山风习习,带着一丝凉意。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面,来到永顺石堤镇砾乐村采访,看到残疾人彭汉文夫妻正在蔬菜基地忙着管理茄子、辣椒、丝瓜、四季豆、玉米、白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

彭汉文今年55岁,2岁时双手被火严重烧伤,成为肢体二级残疾人,丧失了部分劳动力。51岁的妻子胡丕兰,一条腿也在很小的时候被火烧伤,为肢体三级残疾,行动不便。儿子在吉首市雅思高三读书,女儿已出嫁。曾经,一家四口人全靠残疾人补贴和国家困难补贴,生活非常困难。虽然家中严重缺乏劳动力,但这一家并没有失去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他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实际,经常思考自己如何脱贫致富。

为了养家糊口,早在1985年时,彭汉文就开始种植蔬菜。生活是艰辛的,每天早上5、6点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8、9点钟才回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每亩收入只有600多元,不仅没有赚钱,还亏了不少钱。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虚心向当地的种植大户学习,购买了《蔬菜种植》《冬瓜丝瓜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等书籍,经过多年试种的探索,他逐步掌握了蔬菜、特别是冬瓜的栽培技术。

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增大,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贯彻实施以来,2014年彭汉文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石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上门了解他发展蔬菜产业情况,并邀请农业专家到基地给他进行技术指导,县文旅广电局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王正书为他解决了4000元的产业启动资金,支持他发展蔬菜产业。同时,国家实施的教育补贴、养老医疗保险、产业帮扶等多方面给予资金帮扶,极大地激发了彭汉文的创业热情,从2015年开始,他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6亩,其中冬瓜4亩,当年收入2万元,为扩大规模打下了基础。

俗话说得好,好商品还得有销路,为了做好销售,彭汉文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找市场。从2016年开始,他先后到永顺、张家界、恩施等地市场跑销售,不管天寒地冻,还是酷暑难当,但他还是坚定脱贫的信心,克服多种困难,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进一步拓宽了销售。他种植的冬瓜大,无公害、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好评。2018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亩,以种冬瓜为主,亩产达1万公斤,其中最大的“冬瓜王”达80公斤,当年实现收入7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发展蔬菜产业致富了,他花了4万多元,新修了房子,购买了电视、冰箱等设备和2台三轮车,蔬菜产业搞的蒸蒸日上。

彭汉文致富不忘众乡亲,他还手把手指导8户村民发展蔬菜产业,并联系湖北武汉、恩施等地老板,帮助村民销售冬瓜3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30多万元。2019年7月,在扶贫工作队的推介下,县残联邀请他学习培训,并奖励1万元支持他发展蔬菜产业。2019年他种植的冬瓜9亩,实现收入8万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今年,他种植茄子、辣椒、丝瓜、四季豆、玉米、白菜、西红柿、南瓜、冬瓜等10多个品种的蔬菜10亩,预计实现收入10万元。

“能有这么好的今天,我要感谢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彭汉文发自内心说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虽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努力拼搏,同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王正书介绍:“他虽然是残疾人,但总想着自强自立,夫妻相互帮衬,努力摆脱困境,改变生活,始终坚持勤劳就能致富的信念让人感动和佩服,今后我们工作队将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本稿来源于《团结报》  作者:唐庆

主办:湘西自治州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街道文心路   

电话:0743—8224721

湘ICP备19000213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324号

"湖南残联"公众号 "湘西州残联"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