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残联积极履行“代表、服务、管理”和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全面落实事实项目为抓手,狠抓民生实事工作。
一是高标推进严格把好“三关”。精准摸排,严把“对象关”。根据省残联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十四五”规划,组织专班深入乡镇、村寨,实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及需求科学确定改造对象。经过层层筛选和复核审核,确定 82 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为改造对象,超上级下达任务数2户。因户施策,严把“设计关”。在项目实施前,根据残疾类别、残疾人自身意愿和家庭实际,并与残疾人本人及其监护人进行充分沟通,在现有家庭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五部位改造法,现场进行评估,确定设计方案,实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设计”。强化监管,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确定项目建设施工队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县残联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改造现场实地督查指导,确保按照设计方案推进改造工作。
二是全力强化示范带动引领突破。为了充分展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县残联多次在新湖南、湖南日报发表新闻宣传稿,并在潭溪镇小陂流村建立了高标准改造示范户,进一步增进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确保让残疾人朋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居住环境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的质量,对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潭溪镇小陂流村民向民志由于双脚先天性残疾,自幼丧失了行走能力,长期以来都是借助两个小板凳在地上爬行,上下台阶,跨越沟槽,无比辛苦,生活上极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裤绾浸湿,沾满了污泥。泸溪县残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量身定制无障碍改造方案,对出行坡道、靠墙扶手,厨房、房门高低差等进行无障碍改造,大大方便了向民志的日常生活。
面对记者的采访,向民志这样说道,“像我这样一个残疾人,面对障碍,困难重重,哪怕是一条水沟,一个小台阶,就像有太平洋那么宽和喜玛拉雅山那么高。今年年初,残联的工作人员来到我的家中,给我屋前所有的通道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还帮我打了灶台、安装吸油烟机和防护栏,并且还为我捐赠了一辆电动轮椅,现在我使用电动轮椅,进进出出方便多了,他们为我扫除了无障碍,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畅通无阻,我很幸福,因为残联的关爱,我的生活障碍顿时消逝。”
三是积极探索农户自建改造模式。按照设计方案,引导和鼓励残疾人家庭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家庭分散自建,丰富改造内容。今年,我县共有5户残疾人家庭实行自建改造模式。潭溪镇社区居民杨昌家因病导致肢体二级残疾,由于家庭负担重,无法消除居住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障碍。泸溪县残疾在了解情况之后,提出了具体改造方案,因其家中环境复杂,改造比较困难,在多次与其家人进行沟通协商后,决定采取家人投工投力,按要求对浴室、厨房、电路等多处进行自主改造。这种改造模式不仅消除了障碍,增加改造项目,又发挥了家庭作用。“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对我们这些特殊人群的关心,以前浴室漏风洗澡怕冷,现在好了,我终于可以安心洗个热水澡了。”杨昌家面对记者,激动地说道。开展农户自建改造,得到残疾人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为泸溪县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探索了新模式和新实践。
编辑:杨意红
一审:卢 勇
二审:熊 怡
三审:刘 兴